21年前 金融业首个广告语出自太平洋保险

   2008-12-29 cnph.cn11650
核心提示:        “你不是买了一份保险,而是买了一份保险服务。”在近日热映的一部影片里

        “你不是买了一份保险,而是买了一份保险服务。”在近日热映的一部影片里,这句台词由于特别贴近生活,被很多看了电影的投保人奉为经典。

        的确,发展至今,保险早已不单单是一纸合同,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为客户尽可能多地提供附加值,让他们受益并获得安全感是这种贴心服务的初衷。而这一切正是从“中国第二家保险机构”的诞生、从打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垄断局面开始的……

        见证首单

        口头约定多日终盼到温热的第一份保单

        “别看我们现在人手少、势单力薄,以后我们一定会大有作为!”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前身是交通银行保险部,在成立之初,负责人邵党娣一次又一次地这样鼓励她的员工。
        乐长青是交行保险部对外招聘的第一位员工,即使过了二十多年,当年邵总为员工打气的情景还会时常在她的脑际鲜活地翻滚。“1987年,4位‘老保险’筹备交行保险部,我是第5个,也是他们招进来的第一个员工。”
        她回忆,交行保险部成立后的第一笔业务是和丝绸进出口公司绸科签订的出口货运险。“约定好很多天以后,才正式签的协议。”由于交行保险部从动议到正式挂牌一共只花了1个多月,所以第一笔业务谈下来的时候,保单都还没印出来。
        “丝绸进出口公司已经在催了,再印不出来就可能耽误货品出口的时间。那时都还是最原始的排版印刷,一个个铅制的字母拼起来印,快不得。我们只能天天去印刷厂盯。”乐长青清晰记得印刷厂把保单送来的情景,“手贴上去,纸张热热的,还有余温,一边装帧的胶水还是湿的。我知道他们一印出来就立即送来了。”
        谈起最初那段艰难而又幸福的日子,乐长青流露出一种仿佛忆起初恋才会有的无比眷恋:“我时常会去数摆在案前的保单,一张、两张……每多出一张都会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和欣喜。”

         记者寻访

        频频吃闭门羹逼出金融业第一句广告语

        第一笔业务做成以后,新中国的第二家保险机构过了许久都没有新业务。几个“老保险”就带着乐长青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年轻人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登门拜访。
        然而,不信任的,不愿意的,吃闭门羹就好像喝水一样平常,还会遇到一些单位领导的轻蔑言辞:“我又不是蛋糕,难道你们新成立一家,我就得切一块给你们?”那时,人保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持续了整整八年,买保险找人保简直就是最基本的常识,毋庸置疑。
        邵党娣后来回忆,只要有一个交行保险部的人上门洽谈过业务,人保就要派出10人次前去“消毒”。“我们总是不断地遇到苦难”,交行保险部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顶着风雨顽强生长。
        为了让社会各界知晓买保险不再只有人保一个选择,“交行办保险,保险到交行”的广告语很快在车身、雨伞等各种印刷品、宣传品上频频亮相,而这也是新中国金融业的第一句广告语。因为在此前,金融服务机构只要开门营业自会有生意上门,没有太多的市场竞争和所谓的抢占市场份额,自然也不会有人想到“打广告”。

        记者手记

        打破一家独大竞争催生了保险服务意识

        为什么打破垄断的“第二家保险机构”会诞生在上海?在当年筹备组负责人邵党娣的家中,记者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和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邵党娣回答得干脆而坚定。她解释道,在上海,外资公司进来得早、进来得多,只有一家保险公司日益无法满足这些来自成熟市场的外资公司的保险需求,这才催生了交行保险部乃至太平洋保险公司在上海的诞生,而太平洋保险也的确是从涉外保险业务起家的。
        当时,关于第二家保险机构到底有无存在的必要,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垄断者对于市场被分割的不甘、后来者为获取市场份额与认同所付出的努力真的是一言难尽。
        “真正打破了保险公司朝南坐的局面”,从成立之初,交行保险部就处处以“服务为先”———从签保单到理赔,一律上门服务,速度快且效率高的服务为他们争取到不小的市场份额。
        1987年11月交行保险部在上海成立,1988年平安保险在深圳创立,1991年4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正式挂牌……保险业走上市场化道路已有21年,如今,上海保险业已发展至98家保险公司和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另有49家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276家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有了各家保险公司在服务上的竞争,才有了普通投保人享受到的高品质服务,以及老百姓由此而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回顾历史

        为拿牌照差点“献身”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上海成立一家本地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呼声日益高涨。1987年,中央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总部设在上海的交通银行成立,保险、证券都在它的营业范围之内。
        1987年11月1日,交通银行保险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成立了———从筹备到诞生只花了1个月时间。它的出现立刻引起国际保险业同行的注意,他们赞誉交行保险部的成立绝对是中国保险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1990年,戴相龙到任交行总经理,首次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概念。此时的交行下设证券部、保险部,证券部后来化身海通证券,而保险部就是如今“中国太保”的前身。
        经过4年的发展,到了1991年,交行保险部已从筹备时的4个人,发展到在全国各地拥有30多家分支机构、年保费规模达60亿元的大型保险机构。除大连、沈阳分行保险部由大连分行保险部负责外,全国其他地区的业务都汇集到上海分行保险部统一管理,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的保险公司势在必行。1991年4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正式开业,庆典分别在上海华亭宾馆与北京人民大会堂两地举行。
        很多人都以为从交行保险部到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过渡只是水到渠成,但很少有人知晓这背后繁杂的筹备工作曾经历了一段“生与死”的考验。
        当时,为申领保险公司的牌照,筹备组的成员一次次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一次,邵党娣和另一位筹备组成员乘机去北京,就在飞机滑翔起飞的瞬间,机翼突然爆炸起火。邵党娣在若干年后回忆道:我这一辈子只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情形。后来回想起来,那次就那么几秒钟的瞬间,差点就为中国的保险事业“献身”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903213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