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切不可盲人问日

   2005-12-23 中国喷绘网32440
核心提示:昨夜偶读苏轼《日喻》,颇多感触。文章一开头,作者便说起一个盲人从未见过太阳,就向别人打听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有人告诉他太阳像
昨夜偶读苏轼《日喻》,颇多感触。文章一开头,作者便说起一个盲人从未见过太阳,就向别人打听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以这个比喻向盲人解释,本不算错,可是比喻总是蹩脚的。打比方的人没有考虑到铜盘和太阳只是形状像而已,于是盲人“扣盘而得其声”,于是听见钟响,他就以为是太阳响了。又有人告诉他:太阳就像蜡烛一样散发光芒。这个解释也并不算错,可是忘记了盲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光”,于是盲人就“扪烛而得其形”。当他拿到一只“龠”,发现跟蜡烛一样也是长的,他想,这大概就是太阳了。文章接着说太阳和钟、龠相差如此之远,而盲人却不知道它们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一般人对“道”了解不足,与一个不知道太阳是什么的盲人,可以说相差无几。
  联想到广告人与广告主的关系,就像“教盲人的人”与“盲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从这一关系来考量,这个故事告诫广告人一些什么道理?广告人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



  如果故事中“教盲人的人”是广告人,而“盲人”是广告主的话,那么作为广告主向专业的广告人请教是没错的,因为“盲人”想要了解太阳是什么样的和广告主需要利用广告是一样的道理。广告主是想借助广告的形式来打开产品的销路,他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做广告不懂或没有广告人那么专业,所以才向广告人求教,才委托他们做广告,这与“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的盲人的境地是一样的。广告主非常希望广告人帮助他完成广告任务,实现销售的突破。

  问题的关健是一些广告人对广告之道没有深入了解,却又装作很入道的样子,拿一些不着边际的CI计划、4S系统、企业战略规划等等去忽悠广告主,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广告人的角色,是要站在市场前沿去深入了解消费者生活形态及购买形态,研究企业、产品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使广告起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达到产品信息传播和宣传作用。然而广告人非但没有起到指导广告主完成广告的任务,实现产品销售的突破,反而遗误了市场的战机。导致了广告主象“盲人”一样“扣盘而得其声”听见钟响便以为就是太阳了。那么广告人既然站在“教盲人的人”的角度上,就应该将太阳的标准建立起来,同时提高教学的技能,这样才能将准确的全面的“太阳”信息传递给“盲人”,使盲人能够得到对于“太阳”形象而具体的理解。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故事中的“盲人”是广告人,那么“盲人”要想认识的“日”便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就是市场情况。“盲人识日”说明一个人只*一鳞半爪的知识和认知角度而缺乏对事物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消费者需求、消费心理、竞争对手情况、市场格局的综合考量,分析自身的优劣势,通过全面的分析、定位和研究扬长避短,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从而达到宣传产品,建立广告主与消费者桥梁的目的。然而现时却有很多的广告人,仅凭所掌握的广告技能、专业知识,却不对消费者、市场作深入的分析调查,而妄图通过一个标新立异的创意而达到深入人心的广告效果,一则这是无本之木,不知道消费者的想法,自然很难找准广告的诉求点,再则就算标新立异、刻意求新,实在难免哗众取宠之嫌,一不小心还会滑天下之大稽,从而像盲人那样以为“钟响”就是“太阳”,未免贻笑于大方了。

  因此,广告人不仅需要专业的广告知识、锐意创新的创意,更需要对于消费者、目标市场的深度分析和认真研判,只有做到这些要素的结合,才能做到创意、表现方式和实际效果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广告主所想要的目的,才能免于“盲人”所犯的错误。

  其实还可能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这则寓言,那就是如果消费者是那个“盲人”,而广告人是那个告诉“盲人”什么是“日”的人,我们广告人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像寓言中的人那样告诉消费者太阳像铜盘,太阳像蜡烛吗?不难看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误导消费者,使广告受众茫然不解或产生认识偏差。也不难看出对于广告人不仅要掌握广告专业知识,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广告商品的深刻标准,只有把最好的和最准确的商品标准呈现给广告受众,才能使广告效果最大化。古人一则小小的寓言对于广告人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内涵和解读,在佩服故人智慧的同时,我们广告人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像盲人那样贻笑千古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903213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