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在现代企业征战市场,造就名牌中担负着重任,作用不容疑。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都企图以有限的广告资源达到以小博大的广告效果;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地陷入了广告浪费的误区之中。 广告定位上的“无的放矢” 怎样让你的广告在信息的丛林中脱颖而出?这是广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广告定位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武器。因为广告定位的目的就是要企业集中火力于选定的目标市场,传达竞争对手无可匹敌的信息,从而锁定消费者。
在这里,把握两个重要环节:第一是选准最有利可图的目标消费群;第二是集中火力于目标上。而恰恰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很多企业把握不准,以致费力不讨好。 1、“对牛弹琴”的广告错位。1994年,京城方便面广告大战,最早挑战的“营多”不仅没多赢“统一”和“康师傅”,反而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在电视广告上,我们看到孩子们正专心上小提琴课,伴着优美的乐曲飘来阵阵“营多”的面香,孩子们难抵美味的诱惑,于是从心猿意马到品尝“营多”。应该说广告的画面相当漂亮,制作也很精致,为什么没有产生强大的销售效果呢?原因在于广告诉求对象——儿童并不是方便面的消费主体,方便面虽好吃,但长吃会引起营养不良,家长们怎么能忍心让自己的“小皇帝”、“小公主”总吃方便面呢?其次,因喜受“营多”而放弃学艺,更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希望看到的。因此,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目标对象上的广告创意才能发挥它有的效果。 2、企图讨好市场上所有顾客,结果可能谁也不买帐。“今世缘”酒是江苏高沟集团新近开发的一个品牌,遗憾的是,市场效果却并不理想,付出与所提不相称。作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定位过于分散,未能集中火力。“友缘、机缘、情缘、我的今世缘!”本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但厂家没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卖点逐个分别用足用透,没有让潜在的目标消费者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某一点,企业原本是想尽可能拓宽产品的使用场合和消费对象,结果呢,看起来对大家都合适,但谁也不会特别地去“对号入座”。这使我想到起自己每到理发店去洗发时,总是点名要“海飞丝”,因为我有烦恼的头皮屑,而“海飞丝”的广告诉求就是“去头屑”,单一直接,看起这种功能定位将自己局限于一个较狭小的区间内,无疑要失去一些没有头皮屑的消费者,但是,这对有头皮屑的消费者就具有极强的锁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