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隐性广告的营销效益

   2007-05-18 中国喷绘网9330

  NOKIA广告

  最有效果的广告莫过于让产品直接在电影中“扮演角色”。为了配合《我,机器人》中的未来车战场面,奥迪公司专门设计了一款概念跑车RSQ;《黑客帝国》是另一个经典案例:由于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嘲讽态度,很多产品,尤其是汽车在影片中都被低调处理,但一款“诺基亚8110”手机却在影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下无贼》并不是一部动作戏,但是为了“长城润滑油”,冯小刚还是安排了一场惊险场面:刘若英和刘德华汽车上发生争执,争执中车在路上失控,对面一辆大卡车呼啸而来,近了,近了,卡车上写着五个大字:长城润滑油。而如果不是为了“惠普”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天下无贼》里的警察根本没必要采用画家身份来掩盖自己画下嫌疑人的行为——一个微型照相机就足够了。

  北京新影联影业公司宣传策划负责人高军认为,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其实是一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种“双赢”。基本上,只要选对了合作影片,这是一场“双赢”甚至很难让你明白到底是谁搭了谁的顺风车:《外星人》中的隐性广告使“里斯”巧克力豆的销售量跃升了65个百分点;而《玩具总动员》中“土豆头先生”的出场使这一款玩具的销量上升了4500个百分点。据估算,《黄金眼》一片所带来的广告效益使宝马汽车公司多卖出了价值2.4亿美元的汽车!《黑客帝国》令凯迪拉克重新成为时尚话题,但同时凯迪拉克在全球重要市场巡回时也播放黑客专场,并且请来了好莱坞的特技制作高手详细讲解那段飞车戏的拍摄过程。

    正因为电影隐性广告的“双赢”效益,近年来电影隐性广告越来越成为一桩大买卖。洛杉矶甚至出现了一家专门负责联络电影隐性广告的公司:“拍摄它”(Feature This)。该公司老总杰伊·梅说:“大公司和电影制片厂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联合体和伙伴关系……五六年之前,产品的隐性广告可以节省10万到50万美元的影片预算,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极限。”作为这句话的证明,据统计,《少数派报告》中使用了15个品牌,为影片节省了2500万美元。

  面对越来越喧嚣的电影隐性广告,“好莱坞报告者网上版”的专栏作家马丁·格罗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如果一个片中人物在喝一瓶没有商标的啤酒,不如让他喝一瓶‘喜力’更真实些。所以,片中人物在电影中喝‘喜力’啤酒无可厚非,但如果他喝了一口后放下瓶子说:‘天那,喜力啤酒真是棒!’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另一句话似乎更为重要,“制造一个难忘的广告是了不起的事,但是需要更多了不起的事才能塑造起一个难忘的产品。”——无论是对广告商,还是对电影导演。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903213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