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揭晓的《Netguide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显示:广告主市场:加大互动投放,在追求效果路途中自然到达整合营销之境。
由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www.dcci.com.cn)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的2007-2008中国互联网市场数据发布会(第二场),1月21日在京第一时间通过《Netguide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发布揭晓了2007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市场统计数据,并从广告主、代理公司、监测机构、互联网媒介与受众行为等多个维度对市场走向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中国广告主市场发展趋势:
趋势 1:08奥运促进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量进一步提高
历史上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奥运会将会国内广告市场迅速增大,包括网络广告在内的多个媒体广告将同时受益。尤其是08奥运契机对消费品市场的促进,将进一步拉动相关消费品的品牌广告主的投放。
趋势 2:广告主将更加看重网络广告的精准营销特性和互动性
相对于覆盖率更加广泛的传统媒体,广告主更加看重网络广告的这两大特性。品牌广告主更加希望通过可精准投放、可监控的互动网络广告影响更多的目标人群;直销广告主希望通过互动网络广告的精准营销提高的销售业绩。
趋势 3: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绿色环境要求进一步提高
目前网络广告的环境仍有待完善,广告主期待一个更加干净的、绿色的传播环境,尤其是品牌广告主,希望在相关的投放中,获得干净、绿色传播环境。
趋势 4: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统计、计费的客观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广告主对在网络流量统计、广告效果统计以及相关的计费方面的客观性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流量统计和广告效果的诚信要求进一步提高。
趋势 5:更多的品牌广告主将会尝试投放网络视频广告
品牌广告主在放视频广告方面具有较高的投放,而08年随着视频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多的品牌广告主已经或将做好网络视频广告投放的预算。
趋势 6:搜索引擎营销将会被更多的品牌广告客户重视
07年开始,很多大客户已经开始重视搜索引擎的营销 ,而在08年,此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而且将有更多的大客户使用搜索引擎营销。以效果营销为特性的搜索引擎营销将会被更多的大客户开始重视。
趋势 7:广告主将会愿意尝试将预算更为分散、分化的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会不断地涌现出新型的、丰富多彩的媒体形式,如社区广告、游戏内置广告等等,而众多的广告主也将会愿意将预算投向更为分散、分化的网络媒体,来尝试更多的网络营销方式。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中国广告代理市场发展趋势:
趋势 1:寡头策划、集中采购、分布投放、效果聚合、精准营销的趋势更加明显
寡头策划,即网络广告的全案策划将更多的由以阳狮、WPP等的广告公司为代表的广告集团所垄断;广告采购,将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广告投放,将从集中到分布,以实现更好的精准营销;效果聚合、精准营销即广告投放将通过相关的精准投放的技术,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趋势 2:网络广告代理市场资本运作将更加频繁,全案代理市场将被进一步垄断
由于资本运作的结果,将加速集团化的发展,形成阳狮、WPP、分众集团几大集团,一定程度上垄断了中国网络广告的媒介策划市场。
趋势 3:专注于某一媒介细分市场的代理公司将不断涌现
专注于某一媒介细分市场的代理公司如针对游戏植入的代理公司或是网络视频的代理公司将会更多的出现。
趋势 4:网络广告代理市场竞争将由比拼“媒介价格”,转向比拼“媒介效果”
广告主选择广告投放会越来越趋于理智,网络广告代理市场的竞争核心将由主要比拼“媒介价格”,转向比拼“媒介效果”。该趋势对网络广告代理公司的要求更全、更高。单纯的广告代理、营销服务乃至渠道联合业务很难支撑一家公司在博弈中取得胜利,提供更有效的整合方案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王者。
趋势 5:第三方网站监测及广告监测将会有力促进网络广告代理市场健康发展
07年中国真正第三方的网站测量和网络广告监测机构的暂时缺位导致广告主在网络广告投放中存在诸多疑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广告的发展;08年将会出现中立的第三方,将改变07年第三方缺位的局面。
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
一大阵营为全案策划,另一阵营为媒介购买。第一阵营全案策划服务于多行业的广告公司或是媒体集团,包括分众传媒、电通、WPP和阳狮。第二阵营以媒介购买为业务重点,这类公司可分为两类,即投放行业为多行业以及专注某行业的公司。
全案策划阵营通过收购或成立子公司渗透媒介购买阵营,进一步整合产业链。
中国本土代理商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中小代理公司,单一的广告代理行业毛利很难和既拥有媒介平台又拥有全案策划的广告公司抗衡,专业细分领域成为内企暂时的求存、落脚点。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2008年,5种变革引导网络广告产业市场走向:
关注 1:媒介的碎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分散化,导致了集中采购、分布投放、效果集合、精准营销 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集中采购,即把广告的购买集中于某一家广告服务商或者采购、投放平台,实现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整合投放。分布投放,即在可能媒体选择的范围及可能的预算实现有选择性的相关媒体的投放,有针对性投放,实现效果集中、聚合。而媒介的碎片化、去中心化更加促进这一趋势的发挥。
关注 2:资本的洗礼、市场并购将使广告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几大阵营,各环节市场的局部将形成垄断,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和博弈将更加明显和激烈。
产业链各环节中,如代理公司的全案市场中,已经形成几大集团,而媒介购买也将更加集中;在媒介市场中,各种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在视频、专业垂直领域,市场洗牌更加加剧,形成局部垄断。
关注 3:媒介购买趋于集中,媒介去中心化,碎片化,导致媒介与代理的竞争博弈中,媒介地位、议价能力有趋于弱势的危险;
媒介的碎片化、去中心化,导致了媒介投放效果的规模效应被削弱,进而使得媒介售卖自己的资源时谈判能力减弱。
关注 4:广告与营销的边界,受众与用户的边界,媒体与媒介的边界进一步趋向模糊,在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的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广告的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
用户参与、主导的新媒体环境,网民本身已经参与到了营销的过程之中,在用户体验过程中形成了品牌,而不是企业利用广告塑造品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的渠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营销的推动者,网络广告的服务模式将不是简单使用广告进行营销活动的模式。
关注 5:高度开放的广告交易平台的出现和发展,预示着网络广告产业链将向更为开放、更趋标准化、分布式的精准营销平台快速发展。
开放和标准化将有利于广告投放以及效果的监测。而开放和标准化并不冲突。开发是建立在标准化的网站流量和广告效果测量之上的。这样更加有利于广告主投放更加顺畅、放心,产业链的更加良性的发展。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
集中采购眼前、短期内似乎只是被理解、体现为代理环节的集中采购,有阶段性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功效,但是实际上所谓集中采购或者采购的集中化,从长期而言是还是要回到广告主、媒介之间去,前一种意义上的集中采购貌似强大,其实并不能真正从根本意义上抓住市场抓住客户。
简单追求规模、数量、折扣的集中采购,将会被两端分布中间聚合式的开放的广告联盟以及更为开放的广告交易平台所取代,因为后者的即时服务能力、费效比、精准度远非前者可比。
品牌客户被网络广告的渠道代理商“捏”在手里,成为代理与媒介议价的最大砝码,客户及其采购的最大拥有者似乎也是市场当然意义上的王者,然而这只是短期内貌似强大的代理商建立在自身不安全感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和市场假象。
企划制作与采购的分离不仅仅是网络广告代理商内部正在发生的部门裂变,长期而言实质上将会是网络广告产业链条的历史性裂变。
广告主对媒体、代理的依赖正在转化为对受众和智慧的依赖。一旦具备了对媒介、受众进行精确选择、分布投放、效果聚合的能力,网络广告代理商的集中采购权力将会因为品牌广告主将采购投放权利收回而严重萎缩。巨大的中游——广告代理行业可能只能主要依赖企划制作而生存,除非他们能够抓得住某一种基于巨大技术平台并且聚合优质媒介受众资源的广告采购与投放系统。
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不会很快全部变成现实,但是它已经开始并且不可逆转。在此,技术的确很重要,因为只有它才有资格最终定义集中采购。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
广告主对媒体、代理的依赖正在转化为对受众和智慧的依赖。拥有代理、拥有客户、拥有媒体将逐步不再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拥有受众以及面向受众进行高效、精准互动营销的资源、系统和素能才是关键。
一旦具备了对媒介、受众进行精确选择、分布投放、效果聚合的能力,网络广告代理商的集中采购权力将会因为品牌广告主将采购投放权利收回而严重萎缩。巨大的中游——广告代理行业可能只能主要依赖企划制作而生存,除非他们能够抓得住某一种基于巨大技术平台并且聚合优质媒介受众资源的广告采购与投放系统。
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不会很快全部变成现实,但是它已经开始并且不可逆转。在此,技术的确很重要,因为只有它才有资格最终定义集中采购、分布投放、效果聚合、精准营销。
DCCI本次发布的研究分析显示:
2007年,分众基于资本购并、资源整合的战略布局的确揭示了广告业的变革趋向,也成为所有广告人不可回避的重大主题之一。但是2008年,运营、资本将成为验证、决定分众能走多远的关键。
在实现无线联网之前,分众的楼宇、卖场媒体就效果而言尚不能称之为优质媒体。在真正成功的聚合优质互联网媒介与受众资源并且建立统一的采购与投放网络系统之前,分众的互联网营销力量与资源尚不属于同一领域的领先者。而无线广告是距离概念最近但是距离成功最远的不确定性未来,除非成功的定义是上市而不是赢利。
对于将自身建立在销售力、客户数量、诸多广告代理分支企业以及并不优质的媒体资源基础上的分众而言,资本连环作业、提高运营实效方面这两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让其过去依赖努力聚合在一起的领导性产业力量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