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广告欺诈:点击收费累及池鱼(三)

   2006-06-06 IT时代周刊16520
核心提示:王建军认为:“恶意点击在中国已泛滥成灾并无法控制,极大地威胁着中文搜索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将十分严重。&rd

王建军认为:“恶意点击在中国已泛滥成灾并无法控制,极大地威胁着中文搜索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将十分严重。” 微软亚洲研究院一位研究员从技术角度提出的看法是,点击欺诈最终涉及的是诚信问题,如果想作弊,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屏蔽。由于点击欺诈在技术上不可能完全克服,这一问题必然将冲破各网络的技术防火墙,直接冲撞其市场前途。
  但就眼下中国搜索市场的现状而言,搜索运营商们并不如此认为。Google亚太区首席营销官王怀南认为,点击欺诈对Google广告模式根本不存在影响,通过有效防范,大规模的点击欺诈会减少。

  是利益熏心吗

  全球搜索市场点击欺诈如此严重,为什么搜索企业对此却处之泰然?

  互联网经济也被称作眼球经济,拥有庞大的点击量,就拥有了财富,搜索引擎也不例外。此外点击欺诈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拥有庞大用户群的搜索商们的骄人业绩。

  5月10日,百度发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截至3月31日的这一财季,百度总营收为人民币1.356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8%;净利润为人民币3520万元,比上一 季度增长43.5%。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5月11日,百度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接近37%,报收于83.976美元。此前的2005年10月,Google的市场价值更是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这让他到了可以与可口可乐等美国老牌巨头比肩的高度。

  是步步高升的业绩导致了运营商们对点击欺诈的麻木?还是点击欺诈和运营商们的良好业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搜索营销专家冯英健指出,点击欺诈行为因为技术原因不可能完全制止,但可以借助对企业的约束力而尽力减少。他表示,做点击欺诈这样的事情,不排除有搜索企业参与的可能,毕竟搜索引擎商的利益和点击直接挂钩,他们脱不了干系。

  既然搜索企业与点击欺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解决呢?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成立中立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但互联网专家吕本富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如果没有搜索引擎商的全力配合,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监管也不太容易。因此,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在于搜索引擎商的意愿。

  然而,点击量与搜索企业的利益直接挂钩。而且正如冯英健所言,搜索商们都有可能参与其中。与第三方机构通力合作,全力打击点击欺诈对运营商们来说没有什么直接好处。与此相比,全力争取用户则更加实际。

   业内人士分析,搜索业务的升温进程即将触及质变的临界点,这期间一定会有某种事件导致整个行业的整合和洗牌,竞价排名的广告模式所引发的争端,也许就是一个惩治与变革的契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9032137号-3